首页 > 智库咨询 > 专业分享
【2017最新发布】《上海社区老年人中医特色医养服务需求调研报告》
2017-03-28 15:03:59

《上海社区老年人中医特色医养服务需求调研报告》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承担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中医特色医养结合示范项目》(GWIV-28)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组于 2016 年 7 月始对上海浦东、徐汇、奉贤等 11 个区对5000 余名老年人开展有关中医特色医养服务需求调研,以此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老年人对于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和医养结合养老意愿,便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充分挖掘中医特色的技术方法和产品,充分发扬中医特色尤其是“治未病”理念在老年慢病调理与健康管理中的优势。结合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文件精神,现将成果发布如下:


  (一)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
  本次调研中,有18%的老年人身体健康,其余82%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患病人数最多;而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患病人数相对均衡,这五类慢性病占据了调研老年人中常见慢性病的前五位。
  对于慢性病老年人而言,在就医选择中,选择中医医院的占21%;选择一般医院的占50%;视病情而定占23%;没有明确倾向性的占6%。
  对于慢性病就诊费用,除去医保报销之外的自费费用上,不清楚自费费用的仅占比5%;每月自费100元以下占比35%;自费100-500元之间占比40%;自费501-1000元之间占比14%,自费1000元以上占比6%。


  (二)社区老年人日常保健习惯
  调研发现,社区老年人获取中医养生保健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广告,其次是报纸杂志,排在第三位的信息渠道是亲朋好友的推荐。
  在本次调研中,48%的老年人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安排自己的作息,有30%的老年人根据身体状况安排,有14%的人会根据医生建议,4%的人根据四季节气,只有3%人根据自己掌握的养生信息安排自己的作息。
  调研发现,总体上老年人日常锻炼的时间没有特定倾向。平均每天锻炼20-40分钟以内的老年人占比31%,相对较多一些。
  日常保健动作中,老年人做常做的三个保健动作依次是:梳头36下、揉搓面部,揉搓耳朵。不过也有39%的老年人从未做过这些保健动作。
  对于传统常见的中医保健运动,调研中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实际参与过。而参与相对较多的中医保健运动,主要是太极拳、拍打操和手指保健操。诸如太极剑、练功十八法、八段锦等健身运动,社区老人真正练习的人数较少。
  关于保健品,调研中发现,其实从来不吃保健品的社区老年人占了大多数,占比48%。偶尔吃一点占比28%,有时会吃一点的占比15%,每天服用保健品也占比达到9%。
  而日常食用保健品的老年人,保健品购买者主要是子女和自己,还有一部分是亲朋好友赠送。
  而日常食用保健品的老年人,由于保健品大部分来源是子女购买或亲朋赠送,故有26%的老年人是没有相关开销的。自己购买保健品的老年人每月支付在保健品上的费用主要集中在500元以内。
  对于传统常见的中医保健运动,调研中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实际参与过。而参与相对较多的中医保健运动,主要是太极拳、拍打操和手指保健操。诸如太极剑、练功十八法、八段锦等健身运动,社区老人真正练习的人数较少。
  根据本次调研显示,老年人每天泡脚占15%;不定期泡脚的占30%;很少泡脚的占20%;不会泡脚的占35%。泡脚中每次都添加中草药的占9%;经常添加中草药的占17%;偶尔添加中草药的占30%;而不会添加中草药的,占据大部分比例(占44%)。


  (三)接受过的中医保健服务的现状
  中医保健服务中,社区老年人日常接触最多的三项分别是:针灸、推拿和拔罐。而还有大部分社区老年人从未接受过任何中医类的保健服务。
  调研中发现,一小部分老年人冬天会服用膏方,占比16%。而有一部分老人从未听过过或完全不了解膏方,这部老人占13%。
  本次调研中,占42%的社区老年人认为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有中医药服务;占34%的老年人认为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提供中医药服务。不了解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有中医药服务的,占24%。


  (四)社区老年人对于医养服务需求意愿
  本次调研中,社区老年人最感兴趣的社区健康服务是“指导安全合理用药”,而“便捷配药并送药上门”和“中医养生保健”分别占据第二位和第三位。
  对于老年人用品用具的需求偏好,调研发现,社区老年人最感兴趣的用品用具依次是“老年食品”、“老年养生保健品”、“老年健康护理器具”、“老年居家用品”和“老年人休闲用品”。


  (五)社区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服务支付能力与意愿
  在本次调研中,每月愿意投入300元以下健康服务费用的老年人占比62.43%。愿意投入300-500元之间的健康服务费用的占比37.42%。愿意每月投入500元以上健康服务费用的老年人非常少,仅占比0.05%。
  本次调研中,对于中医诊疗的认知,尤其是与现代医疗服务的比较中,社区老年人普遍认为中医在养生保健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副作用小、保健作用和标本兼治。


  (六)家庭照料者(子女)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意愿
  本次调研还随机调研了 600 名家庭照料者(子女)对于家庭中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意愿。调研发现,子女在选择购买保健品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亲戚朋友推荐、传统品牌、医生建议。在保健方式选择上,重视老人健康状态的子女更倾向于运动保健服务;重视老人心理关怀的子女更倾向于中医调理;重视经济成本的子女更倾向于药膳调理。对于老年人适宜的中医服务,子女认为:居家养老更适合开展运动保健,日间照料中心更适合开展中医理疗服务。


  调研结论及建议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增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健养生、延缓衰老,是老年人普遍的养老需求。
  中医传统养生知识与相关服务对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节与改善身体状态、控制慢性病病情等等具有强大优势,老年人对此虽然非常认同并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也有很迫切的需求,可是受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消费习惯、信息渠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实中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应用还不广泛。
  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社区老年人日常保健和养老照料的服务开发具有市场潜力,服务项目的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设计是推进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关键。
  因此,如何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疾病情况,针对性地研发与设计具有中医特色的养老服务项目,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来源: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